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:
民间文学(Ⅰ),传统音乐(Ⅱ),传统舞蹈(Ⅲ),传统戏剧(Ⅳ),曲艺(Ⅴ),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(Ⅵ),传统美术(Ⅶ),传统技艺(Ⅷ),传统医药(Ⅸ),民俗(Ⅹ)。
《鄂温克族萨满舞》属于传统舞蹈(Ⅲ);代表性传承人:古秀华;申报地区或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;保护单位:根河市文化馆。
《鄂温克族萨满舞》项目简介:
项目:鄂温克族萨满舞
代表性传承人:古秀华
级别: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鄂温克族萨满舞是萨满(即巫师)在祈神、祭祀、驱邪、治病等活动中表演的一种祭祀性的舞蹈,也是祈神佑民的一种巫术活动,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。
萨满舞的表演程序一般有祝祷、请神、神附体、送神等部分。表演时,萨满头戴鹿角帽或熊头帽,多模拟动物的形象姿态。
鄂温克族萨满通过舞蹈手段,充当沟通众神灵与人之间关系的使者,在祷词、咒语、吟唱和鼓声中舞蹈。舞蹈时,萨满手击皮鼓(即抓鼓),腰部小幅甩劲,步伐多为走步、回旋和蹦跳,边击鼓边念唱祷词或咒语。舞至高潮,鼓声急促,动作激越,似乎达到众神附体的境界。当萨满自认得到神的启示后,更做出各种厮杀动作并伴有强烈的呼喊声,手舞足蹈,做各种驱赶邪魔状。
从现存的敖鲁古雅萨满的神衣法器和萨满舞的服饰上,仍见有缝缀的兽骨、兽牙以及作为舞具的抓鼓(法器)的鼓面和鼓槌上蒙的兽皮,鄂温克族在原始氏族时代的自然崇拜、图腾崇拜的痕迹依稀可见。
跳萨满舞是鄂温克族的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事象,对研究其历史文化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。
申请非遗的好处:
一、国家存档备案,当地政府为其宣传
二、国家提供活动经费补贴以及活动场地
三、可凭借非遗传人的身份申报专长医师
四、同一种项目技术在同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位传承人
五、对于企业政府提供政策扶持
六、对于国家级非遗项目,国家给予保护
七、非遗优于专利知识产权
八、有利于企业文化塑造
九、企业荣誉及社会认知
申报非遗15964231255